客服电话: 400-1010-651 (周一至周六 9:00-18:00)

当前位置: 兴智动态>>案例分享>>拖拉磨蹭>> 正文内容
家长案例|把充电线打断,也改变不了内驱力不足的孩子
2025-01-06 10:27

在正文开始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上课爱出小差,写作业拖拉磨蹭,经常被老师叫家长,你会怎么办?


估计很多家长都会回答:“打一顿就好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位蒋女士,经常因为儿子上课发呆、不写作业等问题,每周基本会被老师请到学校一到两次。为了逃避上课,孩子甚至以肚子痛、身体不舒服为理由,要求蒋女士带他去医院,每次一去半天就没了。


工作的压力加上孩子的问题,常常让蒋女士心力交瘁,有时候实在气的不行就动手把孩子打一顿。一开始,孩子确实收敛了些,可到后面也不管用了,甚至脾气更差了,甚至不愿意跟妈妈待在同一个空间。


蒋女士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怎么就是没有养成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呢?


为了改变现状,蒋女士来到了兴智家庭教育学习,她明白了原来打骂式教育,不仅不能让孩子改变,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自身情绪稳定,相信、尊重、放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自从学会情绪控制、科学引导孩子培养学习习惯后,不仅孩子坏习惯变少了,自己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与孩子的关系也像朋友一样亲近了。


蒋女士说:“每个家庭都需要学习家庭教育,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替代不了的。”


以下内容为蒋女士的自述。


来源 | 蒋女士采访录音

图片 | 蒋女士本人提供

发布 | 内容经由本人同意


把充电线打断,也改变不了内驱力不足的孩子


我是一个12岁男孩的妈妈,曾经也是一个早教中心的负责人,一直以来,我自以为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理念。然而,当面对儿子的教育问题时,我却束手无策。


孩子五年级之前,在我的督促下,虽然成绩一般,但他听话懂事,学习态度端正。


然而,到了五年级,因为要维持我俩的日常生活,同时银行又欠债等着还债,所以我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来做,也开始变得忙碌起来,对孩子的作业、学习情况监督较少。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学习状态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上课发呆、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不成,甚至开始以身体不舒服为借口逃避上学,我也因此频繁被老师叫去学校。


95eea2c3-c50f-409d-acdc-6500893f6857 拷贝.jpg

蒋女士与孩子合照


那段时间,工作问题、生活琐事和孩子问题交织在一起,导致我情绪非常不稳定。我经常对他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他。为此,家里还有一根专门教育他的充电线。


在严重的情况下,我会把充电线对折成两条来打他。但这种惩罚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于是我继续对折,变成四根充电线往他身上打。因为我的情绪失控和打骂式教育方式,我儿子身上脖子以下,就没有没受过伤的地方,手臂、背上、腿上、屁股上全是血痕。


有一次,孩子要用手机做作业任务打卡,我把手机给他了,然而两个小时过去了,作业只写了两行字。看到这种情况,我怒火中烧,质问他这两个小时都在干什么,他向我坦白说自己在玩手机。


听到这个回答,我感到极度失望和愤怒。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他却如此不争气?为什么他总是让我操心?我们目前的家庭情况已经非常糟糕了,感觉我的人生也已经到了最悲惨的阶段,曾经我甚至都想过要离开这个世界,为什么他不能更懂事一些,让我少操些心呢?


想到这些,一股强烈的愤怒涌上心头,我再次恶狠狠地拿起了充电线向他挥去,为了让他改正,还让他录了视频立下军令状。但这种教育方式似乎并没有长久的效果,只能短暂地约束他两三天,之后他又会重蹈覆辙。甚至从这之后,他开始躲避我,当我在客厅时,他就躲进房间;当我在房间时,他又溜到客厅。我们之间仿佛有一道看不见的墙。


现在回想起来,我无比懊悔,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充电线底下也出不了“好孩子”。为了孩子的未来,也为了缓和我俩的关系,我加入了兴智家庭教育学习。


9f1eabc7-bb17-493f-a6bd-f49f552f6981 拷贝.jpg

蒋女士照片


原来我的情绪才是孩子问题的根源


曾经的我一直以为孩子的问题都源于他自己,学习家庭教育后,我才明白,家庭教育其实并不需要父母多么的‘优秀’,一个有着平和态度,情绪稳定的‘正常’妈妈,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于是,我开始学习控制自身情绪。


刚开始进入兴智学习,老师便让我每天进行微笑打卡,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让我开始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我记得第一次尝试时,我拍了十多次,才拍出令我满意的微笑照片,当时的我以为自己已经笑得足够灿烂,但老师却敏锐地捕捉到了我笑容背后的苦涩。


在兴智老师的支持下,我开始学习锻炼自己的感受能力。起初,我对“感受”这个词感到陌生,只知道孩子的行为让我生气了,孩子完成了作业我也开心。但不会去想除了这些情绪之外,我是否还有其他的情绪。


0a657330-2be9-442d-9b62-ccbe2fe0429e1.jpg

蒋女士微笑照片对比


每当我跟老师反馈我与孩子的日常,老师便会询问我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比如说,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的时候,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除了生气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我学会了向内看,去触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与渴望。原来对孩子生气,是因为他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是因为我觉得他应该听话懂事,体谅我的不容易。


但是我们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想法和人生,不应该活在我们家长的安排下。


1c0ab48a-84d4-4fa0-8fc6-c37929b49d221 拷贝1.jpg

兴智老师指导蒋女士


为了更快成长,每一次在课程中,我都会申请与老师连麦、分享我的故事。在一次次的分享与倾听中,我内心的情绪和曾经困扰我的伤痛,逐渐得到了释放和疗愈,我感觉自己仿佛被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托起,内心的阴霾逐渐散去。那份被看见、被理解的感动,也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现在,我变得更加稳定、不再轻易发脾气,微笑打卡照片中的我,也变得更加自信、发自内心的开心。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我在这条成长路上的不断学习和探索。


回想起那段时光,我真的无比感激。感谢所有让我成长的兴智老师,感谢每一次的分享与倾听,感谢那些曾经帮助我、支持我的人。是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b9c80c24-a8b7-4bd1-a6e2-ddfec6c31b19 拷贝.jpg

蒋女士照片


现在,我与孩子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学习家庭教育后,我也逐渐明白了,理解、接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于是,我扔掉了充电线,重新学习了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


①学会感受孩子的感受


自从我开始深入学习家庭教育,我逐渐意识到,感受孩子的感受是至关重要的。


以前,我常常在忙碌中忽略孩子的需求,甚至在他来找我时,我也会用“等一下”来搪塞。但现在,我学会了放下手中的事情,认真倾听他的心声。当他表达不满或难过时,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告诉他我理解他的感受,孩子也学会了跟我表达他的感受。


8b41e933-8dff-4f22-b1ae-f7cc69d27117 拷贝.jpg

兴智老师指导蒋女士


有一次,孩子正在用我的手机听音频,正好我又有一个比较紧急的电话要处理,但是手机连上了他的蓝牙耳机,导致我没有听见通话的声音,当时,我有点情绪化,就把手机拿了过来,并用眼睛斜着看了他一眼。


等我处理完事情后,孩子坐在沙发上看着我说:“妈妈,你知道吗,我很不喜欢你刚才那个动作,你的动作让我感觉很难过。”


听到孩子的话,我意识到了自己刚刚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伤害。于是,我立马给他道歉:


“儿子对不起,妈妈当时因为太着急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有什么不对,我也谢谢你,让妈妈意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因为有你,妈妈才能成长地更快。你能原谅妈妈刚刚那个动作吗?”


话音刚落,我便看到孩子用手捂着眼睛在哭泣。我知道,他感受到了被尊重和理解。我也深刻意识到了自己曾经的忽视和坏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十分庆幸自己学习了家庭教育,让我真正看到了儿子的内心世界。


49ef1d64-d126-487c-8727-355aab00eb29 拷贝.jpg

蒋女士儿子照片


②用聆听发问的方式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写作业拖拉磨蹭在我儿子这已是家常便饭,经常有写到凌晨一点多,或者早上六点多起来赶作业的情况,这个问题困扰了我许久。


后来,兴智老师告诉我,可以试试用聆听发问的方式去激发他的学习动力。


246fc907-8c7a-4241-aa76-c5a6f9841cb9 拷贝.jpg

蒋女士向兴智老师反馈


有一次,我在楼下散步时问他:“每天不管早上还是晚上都在赶作业的感觉怎么样?”孩子回答很难受。我接着问,“那你想怎么样去改善呢?”


他想了一下,回答我说:“妈妈,我还是想计划一下。”当我问具体的计划时,他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于是,我带着他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比如设定完成作业的时间限制,让孩子自己安排每门科目的学习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他充分的自主权。当孩子提出想每完成一科作业后休息10分钟时,我欣然同意,并鼓励他自己负责自己的时间管理。


d41e1705-351e-4aa7-abbc-55dd23d7ab07 拷贝.jpg

蒋女士儿子照片


散步回家后,儿子跟我说:“妈妈,你帮我设闹钟,我要开始写作业了。”


在这种规划下,我发现孩子不仅能在他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甚至还能比规定时间更快地完成作业。


后来,我问他按时完成作业的感觉怎么样,他回答说:“非常好,妈妈以后我也要尽量在9点半之前做完作业。”


这次之后,孩子更加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我也逐渐放手,让他自己负责。现在,他甚至会主动检查有没有遗落的作业,我也很久没有被老师叫过去学校了。


df12670c-1df3-4575-b92a-62b889ba5c4b 拷贝.jpg

蒋女士向兴智老师反馈


随着这些改变,我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更加主动地关心我,甚至在我学习或开会时,会帮我准备饭菜。我们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他会和我分享他的想法和感受,我也会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记得有一次,我在听兴智老师关于青春期孩子的分享的时候,老师讲到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跟妈妈对着干,会将自己锁在房间不出门等等。听到这,儿子问我:“妈妈,我也到青春期了,为什么我没有跟妈妈对着干、不说话、锁门呢?”


我问他:“那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孩子回答说:


“肯定是因为我的妈妈学习了家庭教育。”

“我更喜欢现在的妈妈。”

“我也要一起去妈妈学习家庭教育的地方,去上让妈妈变温柔的课。”


孩子的回答给我的触动非常大,也很庆幸自己学习了家庭教育,让我重新收获了和谐的亲子关系,温馨的家庭氛围。


59ab485f-aed8-4246-8fad-82252a6b3fc41.jpg

蒋女士孩子的照片


现在,我们每天晚上都会一起泡脚,一边聊天一边享受亲子时光,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成长故事,主要是想让跟我一样焦虑的爸爸妈妈,看到我的故事之后,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笃定。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教育的本质不是言传身教,而是身教言传。等你做到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言传了,孩子都能看得见。


闭上嘴,抬起腿,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这便是最好的教育。


只有我们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活成一道光,去照亮孩子的人生路,做他们最好的领路人。


accabf02-6acb-42c6-b9ef-5b927724c6d4 拷贝.jpg

蒋女士孩子的照片


编者有话说: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会这么在意孩子的问题?


很简单,因为身为父母的我们觉得,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是父母的责任。


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论是生活、学习、健康还是其他方面,只有孩子能意识到这些是自己的事情,并为之投入时,自我成长才会随之而来。


而我们追在孩子后面,催他起床、吃饭、写作业......时,孩子就会把这件事,当成是为父母、为老师做的,而不是为自己做的。


短期来看,孩子可能会在我们的督促下,变得积极主动,但从长期看,反而会让孩子形成惯性和依赖。


很多时候,爱得太满,反而会阻碍孩子成长的空间。结果就是:我们把自己搞得很累,孩子却没有变得更好。


所以说,让孩子充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才能更高效地完成自己的事情,做父母的也会更加轻松省力。


只有我们不再「替」孩子负责,才有可能真正「对」孩子负责。

400-101-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