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有人因责任而坚守,有人因热爱而深耕。兴智家庭教育指导师卢若萱便是后者。
从一名成功的摄影工作室创业者,到家庭教育指导师,她从初遇家庭教育这份事业的好奇、被触动,到如今成为无数家长信赖的“引路人”的全情投入。
她用“既然选择了,就要做到最好!”的这份坚定,在无数家庭的至暗时刻,点燃了一盏盏名为“希望”的灯。
她说:摄影是定格美好,而家庭教育是创造美好 —— 前者是 “记录”,后者是 “生长”,但都需要一样的耐心:等一朵花开,和等一个家庭变好,本就没什么不同。
萱萱老师照片
因为相信所以选择
自决定加入兴智的那一刻起,萱萱老师便怀揣着一份笃定:这是一份有使命的工作,用生命影响生命。而当真正深入其中后,她愈发坚信 —— 这是值得自己倾注一生的事业
“这里的人,都带着一种简单、真诚与友善。” 萱萱老师说。
在传统生意场,尔虞我诈早已是常态,“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的心态更是普遍存在;但在这里,每一位老师都毫无保留。无论遇到何种学员问题,大家都会坦诚分享背后的逻辑与思路,仿佛在共同守护一份纯粹的初心。
如果说团队氛围是让萱萱老师爱上兴智的理由,那么公司对专业的坚守,则是她始终相信并坚定选择这里的根基。
萱萱老师照片
从新人面试时的严苛筛选,到岗前培训中课程、笔记、笔试与口试的层层淬炼 —— 她亲眼见证,正是这般近乎苛刻的打磨,才让每一位最终上岗的指导老师,都真正配得上“专业” 二字。
更令人心生触动的,是那些自发涌动的热忱:傍晚 6 点后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APP 后台的直播间里深夜仍有课程在继续,线下课上老师始终陪伴在学员身边,就连暑假期间学员带孩子前来,老师们也会主动上前帮忙照看…… 这些真实的场景,让她深切感受到,这里的用心从不是一句口号。
“若我是学员,定会被这份真诚深深打动。”
当 “专业” 与 “温度” 如此紧密地交融在一起,便构筑起了无可替代的价值。
选择兴智,是因为相信这里的理念、团队与专业。既然来了,便只顾风雨兼程,将这份事业做到极致。
萱萱老师照片
精准洞察:聆听心声,破译成长的密码
萱萱老师指导家长的“核心武器”,是她的超强聆听能力和精准的洞察力。
面对家长倾诉时,她总能从那些细碎的抱怨、反复的纠结、欲言又止的停顿里,敏锐捕捉到话语背后未曾言说的焦虑 —— 或许是对孩子未来的隐忧,或许是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也能精准定位到那些深藏的期待,以及困住整个家庭的真正卡点。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在庞杂的线索中迅速锁定核心谜题。
萱萱老师指导学员
“萱萱老师可以完整的将我跟她说的话复述出来,一字不差。那一刻我就知道,她不仅在认真听,更在用心感受。最神奇的是,她总能把我自己都没理清的想法,清晰地说出来。”学员说。
她擅长将学员复杂甚至混乱的表述,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复述出来。这种被真正“看见”和“理解”的感觉,是她与学员建立深厚信任的第一步。
在萱萱老师看来,教育的前提是理解,而理解的起点,正是这份不急于评判、不轻易打断的倾听。当家长感受到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被郑重接纳,每一份情绪都被温柔接住,改变的种子便已悄然埋下。
灵动施教:拒绝模板,定制生命的方案
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萱萱老师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本质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知:“如果说你再用那些很官方的话,其实学员会觉得你就是个AI… 自己大可以直接去网上问AI就好了。”
因此,“个性化”“灵动”成为了她个人标签。
萱萱老师照片
她不喜欢“千篇一律”的模板化指导。在她看来,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面临的问题、接受的方式、成长的节奏各不相同。她将“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
功课定制:
她会根据学员的性格(如内向不善表达)、当下的情绪状态(如极度焦虑)、以及核心卡点(如金钱恐惧、自我否定),量身定制专属的“功课”。
对于不会表达的学员,她可能要求“每天跟萱萱老师写100字的小作文”,而非填写标准表格。她甚至会在桌上贴便利贴提醒自己“收XXX的功课打卡”,让严肃的学习增添一份亲切的互动感。
方法灵动:
面对焦虑到无法自持的家长,萱萱老师会果断地带他做20分钟的“抖动”练习,先释放积压的情绪能量,待状态平稳后,再深入引导其探索焦虑背后的深层动机,进行针对性疗愈。她像一位高明的中医,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而非提供“万金油”。
“AI可以讲知识,但无法替代人。我们要做的,是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教育。”
萱萱老师照片
专业守护:笃定前行,托起生命的希望
萱萱老师曾经支持过一个妈妈,她被孩子的抑郁情绪、焦虑状态和极不稳定的情绪折磨得濒临崩溃。
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况,她从未有过丝毫退缩,反而愈发坚定:"越是陷入困境的家长,我越要拼尽全力支持,因为没准我能拯救的是一个家庭。"
从逐字逐句撰写评估报告,到反复打磨个性化指导方案,萱萱老师说“我想多做一些,真正帮到他们。”
然而,这位妈妈却告诉她,自己不打算继续学习了,觉得孩子已经“没救了”,还不如用学习的钱,去旅游。
萱萱老师老师听了学员的话,心头先是一沉,随即是难以抑制的焦急。“孩子都已经这么严重了,你怎么能先放弃?为什么不再试一下呢?为什么这么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孩子呢?”刚说完,眼泪便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她心疼孩子,同时也对一个家庭即将放弃希望而感到惋惜。
萱萱老师照片
萱萱老师的话,让学员愣在了那里,她从没想过,一个“陌生人”会为自己的孩子如此动真情,真心实意的想要自己和孩子变得更好。学员被萱萱老师的态度与爱心而感动,最终选择不放弃,继续学习。
如今,这个曾被认为“难支持、随时会出事”的孩子,情绪日渐稳定,并重新回到了学校去上学。后来,学员找到萱萱老师说:“萱萱老师,还好当初你没有放弃我,否则我的孩子,我的家庭真的就‘没救了’。”
萱萱老师指导学员
当我问萱萱老师,她是如何做到如此坚定、不放弃的。
她回答道:
“因为我比家长更相信课程的力量,更相信希望的力量。你看,如果当初我少了一份坚持,少了一份笃定,这个学员的家庭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
从濒临崩溃到重获新生,萱萱老师用专业的判断锚定方向,用无畏的坚持守住希望,更用滚烫的真心焐热了一颗濒临冰封的心。这场跨越困境的救赎里,藏着教育者最珍贵的模样 —— 明知前路坎坷,仍愿为学员的幸福倾尽所有。
萱萱老师指导学员
编者有话说:
家庭教育的路上,家长从不缺爱,缺的是“会爱”的方法;家庭从不缺期待,缺的是“实现期待”的路径。
而像卢若萱这样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正是连接“爱”与“方法”、“期待” 与“路径”的桥梁 —— 她们用专业的知识,帮家长读懂孩子的内心;用真诚的爱心,让家长感受到被接纳的温暖;用坚定的责任,陪伴家庭一步步走向幸福。
兴智家庭教育10年深耕,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卢若萱这样的指导师,用专业守护初心,用爱心传递温暖,才让“兴启家庭智慧,成就三亿幸福家庭”的愿景愈发清晰。
我们相信,每一份用心的陪伴,每一次专业的指导,都将成为家庭成长的力量,汇聚成照亮更多家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