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 400-1010-651 (周一至周六 9:00-18:00)

当前位置: 兴智动态>>案例分享>>游戏网瘾>> 正文内容
学员案例|优秀的儿子变成叛逆暴躁的游戏少年后,我崩溃了...
2023-04-30 11:49

我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妈妈。


15岁的儿子在我的高要求和高标准下,变得喘不过气,也因此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开始沉迷在手机游戏中无法自拔,我也因为孩子的问题变得异常焦虑,情绪更是跌落谷底。


但自从在兴智学习之后,叛逆暴躁的游戏少年不但变得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日渐攀升,我的内心不再像从前一样阴郁,而是变得积极阳光,家庭生活也充满着欢声笑语。

在这个过程中,我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如果你想知道我是用了什么样的方式让家庭变得和睦而幸福?那接着往下看吧!



 01


对于我而言,儿子的事就是第一要紧的。尤其是关于他的学习。


看着他对学习毫无“生气”的样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不仅孩子毫无起色,我也陷入焦虑,逐渐消沉。


其实儿子从小就是个优秀的孩子,每次考试都能拿奖状回来。


但自从高中开始,我们的关系就没有以前亲近了。



1.jpg(田女士与儿子合照)



有次语文老师和我反映,说孩子学习特别懒,不管是背诵还是作业都不积极。


这件事让我无比恼火,对他的指责和抱怨也越来越多。


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度过高中阶段,我甚至直接辞职,放弃事业选择了全程陪读。


可无论我怎么指责、打骂,他就是满不在乎,还总和我说:“不用管了,我自己有数,你没看见又不代表我没学。”


后来只要我提起学习,他就不高兴,还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玩手机。


每当我想进去的时候,他就表现得非常反感,然后用各种理由阻拦。


看到儿子这样,我总会往不好的方面想,害怕他学习跟不上以后厌学,尤其是害怕他心理出现问题。


我决定要做出改变,不仅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自己,于是我来到兴智学习。


2.jpg(田女士)


开始的两周,我总是摸不清自己想要的,也想不明白自己的问题,那段时间我依旧沉浸在焦虑当中。


直到明心营中周的时候,儿子发生了一件事情,才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学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问题去思考原因,才能找到答案。


02


因为儿子上学走读,他便要求我们给他买一辆电动车。


结果他却提出想给电动车做改装,把时速提高到七八十迈。


当时我就很不乐意,觉得太过危险,情绪也没控制住就吼了他:“车子已经够快了,你还要改装?多危险你知道吗?!”


结果他不仅没有改变想法,反而怼我:“我就是要改,钱给我,我现在就改,不给钱就不用你管了,我去借。”


当时的我,平时通过【平心静气】【一致性沟通】的练习,已经有了自我觉察情绪的能力。


听他说完之后,我就意识到自己情绪上头,不能再说下去了,不然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大,我们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大。


于是我强撑着说了一句:“好,我知道了。”


之后因为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我就给指导师发消息求助。


聊天过程中,感觉指导师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不仅明白我的顾虑,也理解我对儿子的“牺牲”,我的内心不断涌现出崇拜和感激。

3.png

(指导师帮助田女士分析问题)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教的两个方法:


一个是学会“夸赞”,一个是学会“反问”。


当时的我还不太了解,没想到具体该怎么做,但老师不仅耐心解释,还手把手教我如何进行正确沟通。


夸赞是让孩子知道父母认可他的行为,给予他信任和安全感;而反问,则是通过换位思考让孩子敞开内心,学会向父母吐露心声,借机缓和亲子关系。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实践了老师教的方法:


我:儿子,你说的改装车这个事情上,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呢?你想怎么改,和我聊聊呗。

儿子:就是里程和续航这一块改一下。

我:那会不会太快了?刹车呢?

儿子:刹车肯定也要改的,刹车好一点,效果更好。......


通过这次交流,我意识到孩子其实做了很多功课,并不是我认为的心血来潮,我也看到了孩子认真的态度,转变了对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颓废印象。


4.png(指导师帮助田女士分析问题)


这件事让我明白,其实指导师教给我的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冷静下来,稳定情绪后学会冷静地看问题。


其实孩子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真正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和想法。


如果连父母都不相信孩子有好的一面,孩子怎么会往好的一面发展呢?


所以,只有我们变了,孩子才能改变。


03


除了儿子的爆脾气,沉迷手机这个事情,也让我无比头疼。


每次回家他都是拿着手机,直到晚上12点才肯放手,不管我怎么抱怨、责骂都不管用,就是一门心思扑在手机上。


其实我也知道他是因为我的高压管理,失去了学习兴趣才会沉迷手机游戏。


但我总有些【灾难性思维】,觉得手机就是阻碍发展的罪魁祸首,不仅影响成绩还影响未来。


后来指导师告诉我,孩子沉迷手机是因为生活上没有得到足够的情感寄托。


在孩子眼里,手机不仅可以刷短视频解压,还能听歌和同学聊天,没有父母对成绩的高压迫,也没有对自己行为习惯的管教。


5.jpg(田女士儿子照片)


当时听完指导师的分析后,我开始反省自己以往的教育方式。


因为儿子以前总是偷摸地玩手机,害怕被我看到又是一顿打骂,所以现在我看到他拿走手机也没有做声,而是以一种默认的方式告诉他“你可以玩。”


儿子似乎也感觉到了我的变化,不仅不再偷拿手机,还学会了时间规划,知道自主交还。


起初看到孩子在我面前拿手机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孩子胆子大了。


直到看见手机被提前放回原位,我才反应过来,是儿子主动放回去的。


后来儿子不仅放下了手机,还破天荒地和我说想参加学习辅导班的事情。


看到孩子有了改变,我高兴得不行,还一直和老公说,就是因为我的改变,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不仅让他明白了父母的用心,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现在的他不仅成绩越来越好,学习也更有动力了 ,有空还会和我聊天、说笑。


这样的转变,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学习的信念,而且现在我不仅自己学习,还会把【平心静气】和【一致性沟通】的方法教给老公。


就是希望我们一家人都能变得越来越懂教育,越来越幸福。


6.jpg

(田女士与丈夫合照)


04


对于我来说,学习的过程是非常幸福的。


不管是开始的【平心静气】还是到后面的【解释形态】、【八段锦】,都让我从内而外散发着积极阳光的正能量。


最重要的,是让我知道孩子的问题都源于我的【臆想】。


换个角度想,其实孩子已经很优秀了,是我对他要求太高,只看到他做不好的地方,对优秀的部分视而不见。


孩子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渐渐失去了对外交流的能力和想法,才会紧闭心门,拒绝和我们沟通,也拒绝展示自己的内心。


7.png(田女士向指导师分享感受)


起初我也没有发现自己变了,直到儿子弄丢电动车的事,才让我发觉,自己真的不一样了。


有一天中午,我发现儿子回家的时间比以往晚了10分钟,猜测有事发生。


后来儿子回家,我没有直接责问,而是慢慢地引导他说出来。


我:儿子,今天怎么回家比往常晚呢?

儿子:没什么,就是放学的时候突然发现电动车不见了。


儿子说完小心翼翼看着我,我知道他害怕我发火责骂,所以我并没有表现出生气。


我:没关系,儿子,车子丢就丢了,别着急。

儿子:没事,妈妈,一会我再出去找一下。


儿子看我没有生气,反而有点坐不住,就自己出门去了。


后来过了十多分钟给我发来一张图片,原来儿子的车因为改装,被交警拖走了,需要交罚款才能拿走。


后来老公知道之后开玩笑说:真稀奇,电动车这么贵说丢就丢,你居然都没发火?你真是变了。”


这时我才领悟到自己的改变和成长,不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改变了以往在孩子面前专横霸道的样子。


05

有一次我问儿子:“儿子,妈妈没学习之前和现在有什么区别吗?”


儿子回答说:“哼,之前的你是一个比较霸道、自私的妈妈,但是现在你会听我说话,会理解我、尊重我。”


我知道这是孩子的真心话,也能感觉到他现在对我这个妈妈挺满意的。


所以我很庆幸,还好自己学习也不算晚,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拥有这么幸福的家庭。


后记:


其实很多父母都回因为孩子的问题,陷入到自责、焦虑的情绪漩涡中。


但孩子的问题总是千篇一律,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够以积极正向的态度去看待问题,勇敢踏出学习的第一步。


想要改变叛逆、暴躁、沉迷手机的问题并不难,最难的是拥有成长型思维。
只有我们成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智慧父母,孩子才能在健康、积极、有爱的家庭环境中快乐成长。

400-101-0651